为寻访同济西迁精神、追溯红色记忆、体悟红色文化配资平台买卖股票,7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第二临床学院17名研究生走进宜宾市第二中学校追寻前辈足迹,同济医院儿科学系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研究生科副主任仇丽茹带队,宜宾市二中党委书记李逢玉,校长吴俊宏,党委委员、副校长李道鑫陪同参观。
仇丽茹一行参观了宜宾市二中校园,了解学校百年办学历程和求真文化,并特别了解了同济医学院与宜宾市二中的历史往事:“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同济大学西迁,辗转来到宜宾李庄。1941年起,同济医学院后期的学生主要学习地点在宜宾县立女子中学(今宜宾市二中)。在女中开设了病理学馆、药物学馆、生物学馆、公共卫生研究馆等,同时还建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高级护士职业学院。直到1946年8月同济大学东归上海,同济医学院才随之返沪。”
在交流座谈会上,两校共同学习了我国著名的麻醉学先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金士翱教授的手稿。从金士翱教授手绘的准确清晰的地形图、工整严谨的字迹中,重温了他在宜宾学习时的点滴,仿佛看到了他那段艰苦却闪光的青春热血岁月。金士翱教授把书桌当战位、以学术赴国难的初心,凝成了“严谨求实,开拓创新,一心赴救,精益求精”的同济精神,穿越八十载,依旧激励今日后学。李逢玉、吴俊宏还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了宜宾的历史文化、哪吒文化、三国文化。随后,两校互赠了纪念品。
仇丽茹提到:“同济医学院与宜宾市二中渊源深厚,宜宾市二中(当时为宜宾县立女子初级中学)在抗战期间为同济医学院提供了校舍、门诊部、教学与生活场地等关键支持,历时五年之久。不仅解决了战时医学院‘无地办学’的燃眉之急,更为中国医学教育在战火中延续血脉、保存实力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未来希望有更加紧密的交往与沟通。”李逢玉表示,今年是同济医院建院125周年,也是宜宾市二中英雄校友赵一曼诞辰120周年,希望两校能同溯抗战之源、赓续红色血脉,共谱百年老校新篇章。(何秦阳)
供图:宜宾市第二中学校配资平台买卖股票
景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